尽管不久前中欧双方同意将寻求解决钢铁贸易问题的共同方案,但是欧盟方面似乎并未完全信守承诺。7月29日,欧委会对原产于中国的螺纹钢产品作出反倾销调查终裁,决定实施税率为18.4%~22.5%的反倾销措施。原本有望归于平静的钢铁贸易纷争硝烟再起。
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欧委会在本案中采用了调高欧盟产业目标利润率的做法,实质上是人为设置障碍,排斥中国产品,对欧盟产业提供不合理的保护。
该负责人直言,目前全球钢铁业生产经营普遍面临困难,螺纹钢作为低端钢铁种类产品,难有较高的行业利润率。欧委会依照欧盟产业要求大幅提高产业目标利润率的做法缺乏合理依据,目的是提高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以来,欧盟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共计15起,其中钢铁类产品8起,占比超过半数。
事实上,此次反倾销调查的涉案产品——中国螺纹钢主要是满足英国和爱尔兰两国的市场需求,并未对欧盟产业造成任何冲击,而且有利于当地在经济复苏时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不久前在上海闭幕的G20贸易部长会议,曾重申此前关于维持现状和撤销已有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并将承诺延长到2018年年底。
只能说,欧盟此番决定令中国政府及企业感到遗憾,欧盟理应信守在国际会议中作出的承诺,避免向外界发出错误信号。
应该看到,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及由此造成的需求不振是各国钢铁产业普遍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无助于解决问题,相反会对正常的贸易秩序造成进一步冲击,也不利于欧盟及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早在今年4月,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张骥曾经在比利时用形象的比喻解释当前全球钢铁贸易问题的实质。他说,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发展的“粮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吃“粮食”的一方“得病了”,“胃口不好了”,显得“粮食”过剩了。各方要深入研判形势,客观分析因果,增信释疑,要认清全球需求萎缩和经济下行是目前钢铁和其他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
这段阐述可以说是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的立场。贸易保护主义从来无法真正化干戈为玉帛,欧盟及全球相关经济体只有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持续发力综合施策,才是良方。